作者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除了在专业能力上有了进步,在个人的时间规划以及自己的情绪管理上也有了不错的发展,与大家分享。
回顾自己这一年的成长,确实有些感慨。
这一年有8个月时间一直在死磕自己的数据应用能力,不断地进行各个方面的成长。其后突如其来的剧变让我整个人迷失了方向,状态非常之差。
幸亏自己还有一丝觉悟,在崩溃之前请教了身边的各位前辈。收获到的鼓励、责骂、指导和帮助,让我重燃斗志,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终身目标,这里真需要再次感谢各位!
我将我的经历写出来,并且把自己这一年的能力提升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从而帮助有需要的看官,可以为各位带来一点价值。
一、硬实力提升
硬实力是指岗位所需能力,当中包括:学习能力、产品思维、数据应用和项目管理。
这四种能力的提升,对于产品岗位意义非凡。
1.1学习能力
我个人认为学力是生而为人的最核心社会竞争力,其余能力皆可通过学习能力而获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颠覆,学力始终能为积极向上的人找到出路。
对于我来说,学力划分为输入、更新和输出三个方面。
1.1.1输入
输入是指信息吸收的过程,我对于输入会关注形态、质量和时效性三个维度。
这里介绍一下我平时的输入渠道:
(1)书籍阅读
这是最高质量的输入,一本好书带来的改变是终身受用。
关于书的选择,我会偏向理论名著和方法论型。但书籍阅读的形态对环境要求甚高,所以我普遍会在晚上九点半到十一点这段时间进行书籍阅读。
(2)微信读书
这个是春节期间因为《流浪地球》才安装的APP,但如今却爱不释手,碎片化时间阅读神器。
我主要是在上下班通勤时间进行微信读书,节奏是一本长篇搭配N本中短篇同时进行。
(3)得到APP
罗胖的得到确实是低成本的知识获取渠道,里面的内容质量也是相对高水平。
我今年在得到APP上学习了经济学和心理学,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带来直接帮助。
(4)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的形态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而且时效性非常高,但内容质量就因个人选择而异。
我关注两类,第一是科技信息大号,毕竟资源丰富,信息既新又全;第二是个人号,产品或行业的大牛,普遍都有写个人号的习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可以收获不少有效信息。
(5)知乎
用了5年的信息平台,看着它一路走来,确实是一言难尽。但是平台上还是有不少一直在坚持输出高质量的用户,这也是我坚持使用的原因。
而且知乎上存在着各行各业的大牛,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触达机会。
(6)沟通
这是最难掌握也是最具有魅力的输入方式,信息质量会因沟通对象和方式而有所不同,需要自身具有解读对话背后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算作输入。
当掌握解读能力后,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生活智慧。
输入因人而异,以上是我现在的主要方式,如果日后发现有更好的输入渠道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以开放形态在输入这个环节上对信息范围和质量的管控。在以前凭自我感觉对信息做非常主观的判断,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有明显边界的不开放心态。现在具备了开放心态和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对于信息输入的质量有所保证。
1.1.2更新
输入的信息有四种情况,分别是放弃、巩固、替换、新建和连接。进行更新的基础是建立知识网络,将信息内聚成一个高效引擎。
(1)放弃
客观而言,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当中有75%以上都属于无效信息,具体判断标准为无益于进步,必须从速忘记,否则会影响自己的行为。
(2)巩固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信息也一样,同样的内容会从不同来源对同一个人重复地输入信息。当中会有微小差异,在更新过程中要保持开放心态,尽可能保证知识的时效性。
(3)替换
信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却有时效性和可用性。当讨论背景或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的时候,应该主动吸收新信息并替换原有知识,让自己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状态。
(4)新建
这对于我而言是非常刺激和具有活力,在不断输入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无知,然后扩充知识网络。而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触碰到更加多的未知领域,促使自己不停进行迭代。
(5)连接
知识的高效应用的前提是进行连接,对于同一个问题能够用多个切入点同时分析,会令问题更加具体和清晰,从而解决方案可以设计得更深更透。
所以网络的连接点也就是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一年在更新这个环节上的锻炼是深入思考,不拘泥于实际事情之上,思考对事物本质的方法论。
这样的锻炼让我逐渐形成了结构化思维雏形,但自我感觉仍然和熟练有一定距离,需要继续深化。建立知识网络真的是非常好玩的过程,各位可以试试抽空进行自身的网络建设。
1.1.3输出
最后是输出,这是学力的体现。这里需要为各位安利一下刻意训练方法,只有不断运用,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网络有所价值。
我的输出方式有三个,工作应用、写公众号和交流。
(1)工作应用
这是最实际的输出,因为这是最真实的一线工作。大量的实践在工作上可以运用并获得即时反馈,可以及时对自身和项目进行调整。
而且工作大量占据了我的个人时间和精力,成本投入非常大,所以必须提高产出比。实践,从来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公众号
写公众号是我的个人爱好和锻炼方式,利用刻意训练对生活上的每事每物进行思考,再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总结。
而且写出来就意味着会有看官阅读和传播,所以我必须对文字负责,保证输出质量。而且当中还有一个学习技巧,想学好一个知识点,就要达到能够教懂别人的水平。
(3)交流
交流是一个统称,当中涉及非常多的场景、对象和沟通目的,所以对于知识网络和沟通技巧都有要求。在有明显目的性的沟通场景下,要对输出内容进行管理,达到目的是输出的第一要求。而无目的性的沟通,就可以任由思维在网络之中游走,这样的交流其实非常有趣。
公众号写了一年,大概有80多篇的内容,从一开始流水账和碎片化的“产品日常”一直写到现在的“Just A Talk”和“产品热话”,我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满足感非常强烈。
我相信工作应用和交流也是一般工作者的日常,采用刻意训练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输出和学力,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1.2产品思维
每个产品人都会通过学习、生活和工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这之间没有业界标准,只有是否个人适合。
我个人的产品思维源于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
1.2.1明道
道,是指事物的因果,系统的结构。明,为之理解与运用。
道是产品的根本,我认为这是产品人最应该掌握而且需要持续锻炼的能力。
我们经常讨论的商业模式、行业生态等等的话题,就是具体的道。只有做到洞悉用户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理解事物变化背后的因果缘由,掌握生态发展以内的要素结构,才能设计出具有生命力和确定性的产品。
在道的锻炼就具体得多了,我主要学习了四个方向的知识,分别是系统动力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
将四类知识娴熟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之上,从用户到系统再到生态都尽在掌握之中,是一个优秀产品的能力与表现,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水平。
除了在工作时能锻炼,我在写分析的时候,也会非常注意道层面的修行。生活之中也有很多切入点,但说到底首要条件是有意识,才有可能。
1.2.2取势
势,是指时代的迭更,趋势的演化。取,为之预见并顺应。
势涉及到两个维度,第一是存在范围,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到国家;第二是时间发展,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结合两个维度可以解读相当之多的问题背景,而要达到这个水平对大局观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对于大局观的锻炼,我一直在努力寻找每事每物发展的线索。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因为在探索时,会发现势与道紧密相连。当深刻理解道之后,势就会逐渐明辨清晰,不再迷茫,将产品的节奏感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上。
大局观是需要时间和信息两者同时积累的结果,必须对时代变化非常敏感,关注社会和科技的变化,是锻炼大局观的第一要求。
1.2.3优术
术,是指设计的方法,运营的技巧。优,为之善用又创新。
术是具体的手段,当中包括业务设计与规划、产品策划与运营等等具体的执行工作方法论。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要在网上学习术完全毫无难度,关键是要目标清晰,知道如何用术完成工作,并懂得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术进行积累和迭代。
术的积累方式非常多,但锻炼方式就是实战。我的经验是实战具有非常及时的反馈,可以根据现况不断调整产品方案,让术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
优术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能综合运用达到目的也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
举个例子:五年前移动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品和运营两个岗位泾渭分明,对各自的术要求也非常清晰。但最近两年市场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是精细化运营的时期,基础岗位饱和,但数据产品和策略产品这两类对综合能力高要求的岗位缺口非常明显。
1.2.4推荐
《好好学习》成甲中信初版集团《原则》 Ray Dalio中信出版集团《思考快与慢》 Daniel Kahneman中信出版集团《金字塔原理》 Barbara Minto南海出版公司《激荡四十年》吴晓波中信出版集团《腾讯传》吴晓波浙江大学出版社《发现商业模式》魏炜、朱武祥机械工业出版社《趋势红利》刘润文化发展出版社《刷新》 Satya Nadella中信出版集团《幕后产品》王诗沐电子工业出版社《引爆用户增长》黄天文机械工业出版社《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得到AP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得到APP《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得到APP「腾讯科技」微信公众号「36氪」&「36氪Pro」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微信公众号「XinG的产品日常」微信公众号二、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是这一年我进步非常大的硬实力,这得益于岗位。上一次的换职,我从产品策划转成了数据产品,这是一次尝试。
曾经我也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怀疑,但最后也坚定了。非常感谢自己在这段时间的全情投入,让数据应用成为我日后的主要竞争力之一。
数据应用分为两大类工作,数据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
2.1数据体系建设
对数据的理解,决定着对数据体系的重视程度。
除非产品有且只有一个独立对象,并且服务可以做到管家式无微不至的全程管控,否则一切可量化的数据都是帮助产品优化的重要信息。
当数据量随着业务量爆炸增长时,数据体系就是掌控的关键。
数据体系建设,包含采集、储存、调度、使用和可视化,这是一场系统化工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质量,只有当数据准确,一切的应用才有实用意义。上述五项工作,结合业务,环环相扣,而且每个环节都需要非常体系的专业知识,理论+实践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2.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建立于体系建设的能力,这是一项非常强的术。
生于业务,用于业务,意味着贴合业务目的的数据分析才是王道,这对明道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对业务理解清晰,才能准确掌握分析的指标和维度,分析结果才有是有源之水,可以滋养业务。
产品策划和运营都需要有源支持,数据就是强而有力的基础。
从用户行为到业务内容,可量化的数据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变得越来越丰富,数据逐渐完善大、全、细、时四向维度,让分析方法论具备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上半场即将结束的今天,拍脑袋不可能满足精细化运营的业务要求。优秀的数据分析,已经成为每个产品、甚至每个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所以我选择尽早锻炼数据分析能力,并运用到各项工作环节当中。
当然,总会遇到没有业务数据可以应用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考验自驱力了。我的方法是在一些data网站上找到免费和公开的数据源,再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练习。过程中,我也会因此加深了对数据所属行业和业务模式的理解,这是一个不错的循环锻炼方式。
2.2.1推荐
《深入浅出统计学》 Dawn Griffiths电子工业出版社《互联网+从IT到DT》阿里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桑文锋电子工业出版社《精益数据分析》 Alistair Croll、Benjamin Yoskovitz人民邮电出版社《产品经理数据修炼30问》 R,D.电子工业出版社《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 Tableau应用实战》刘红阁等人民邮电出版社《数据可视化》陈为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3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产品在工作过程当中都需要掌握的能力。
在奉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节奏当中,项目组往往不会配备项目经理这一专职岗位,那么团队内必须有负责人兼顾这一职务,产品或者技术负责人是较为合适的人选。
谈到项目,肯定离不开计划、进度、风险、资源这一系列预防失控的用词和数据。通过这些基础内容,输出不同的材料,针对风险点进行溯源、制定解决方案和争取解决资源,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在项目当中,即时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段。很多时作为管理者不能浮躁地以成员的文字作为进度评估内容,必须要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风险点,并尝试从多名成员的报告中探寻到根本原因,再与相关人士进行必要沟通。
但老实说,项目管理的输出内容很多,要做到滴水不漏地掌控全局需要牺牲管理者非常多的精力,这样就会与敏捷开发的宗旨相违背。
而且每个团队的合作风格有所不同,必须要做好的关键是风险预警和资源管理,至于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三、软实力提升
软实力是指工作所需能力,当中包括:心流状态、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
四种能力结合硬实力能够产生非常强的化学反应,大幅度提升个人成长速度和产出。
3.1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是我最近一年一直在锻炼和追求的专注状态,这是非常受用的软实力,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不仅输出高质高效,而且适用范围非常之广。
在工作和学习上,我经常进行快速进入和保持两项训练。
当然也是有要求的,只有事情的挑战难度适中,才能激起心流状态。如果所面对的事情太简单,人只会感到无聊,会有无聊甚至敷衍的情绪产生;而太难的情况,则会感到焦虑和逃避欲望。
但人生怎么可能总是被安排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工作,当中大部分时间都会遇到过难过易的问题,那么转换心态就是进入心流的重要手段。
3.1.1游戏化设计
因为事情的难易是主观判断的程度,所以很容易受到个人当前情绪的影响。
我在进入状态之前,第一件事就是清空个人情绪,我的常用方式是听歌,随后就是对工作进行游戏化设计。人是非常容易进入专心游戏的精神状态,原因是主观渴望胜利和客观游戏规则明确,确定性非常高。
难度适中的工作,目标就是按时按质交付,那么游戏化设计的方法就是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方法,避免同样的错误再犯,而且还要提高工作效率。
简单的工作就要想办法将它变得有趣或有挑战性,尽量不要产生无聊的体验。例如重复性的工作如何改变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而困难的工作则需要对其进行拆解,变成一个个循序渐进、可执行的任务。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困难,其实是复杂,拆解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拆解出来的任务也会有高难度的问题,这就需要学习和实践了。
3.2情绪管理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会出现很多影响情绪的事物,如果不学习加以控制,就会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这是一场反人性的锻炼,所以我个人认为难度是非常之高。
我对情绪的管理方法是一直保持主观正确的心态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在情绪极高点或极低点时才来调整。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锻炼两种情绪,对人与事抱以无常、对目标充满热情。
3.2.1无常
尽量保持无常平和的心态,可以帮助我解决很多问题的前提。遇事不急不躁,不怒不崩,才可以做出理智的下一步。
而我的练习方式是模拟演练,在事情发生前先预设下一步发展的各种可能,在假设的场景下经历一次,那么在真实情况出现时就已经不是突发了。
当然,无常的心态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应对场景,就是欣然接受在用尽全力后结果却与预期不相符。这不是承认自己无能,而是放过自己,毕竟人生很长,机会很多,做好复盘下次一口气赢回来就好了。
3.2.2热情
我们会羡慕别人的成就,却难以理解背后坚持不懈的原因,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热情。
我个人认为并不需要对任何事都需要全情投入,只要对目标抱以热情就好了,因为在这对于成年人而言本就是稀缺的资源。
很多时候,我和周围的人交流时,都会听到一种声音,工作很忙,事情很琐碎,为了生存已经没有了生活。在他们的言语之间,透露得很多的是外因导致的难受,却很少提到自身无法走出困境的原因。
要维持热情,我建议是找到内驱力,也就是认定一个能取悦自己的目标。不满现况,那就找准自己的目标,倒推这之间的差距,设好发展计划,然后一步一步地完成。只有取悦自己,才能激发热情。
3.3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项基本的个人能力,但其实很难做得好。
在我看来,时间管理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工程,分为两个环节:规划和执行;两个方向:对内和对外。
3.3.1执行与规划
规划时间表,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很少人可以做好,这个是我亲身体验。我以前也是不写时间表的,这样自然地就变成了没有管理。慢慢地就开始了写表这个动作,然后会发现写一份合理的时间表并不简单。
首先需要对自己目前事项的优先级进行划分,其次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精神状态日分布。
人是很神奇的,每个人的状态分布都不一样,譬如我,早上适合做数据分析和开会、下午适合做产品设计、晚上和空余时间适合学习。
规划就是将事项和精神状态尽可能地匹配在一起,然后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执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不仅仅是在进行,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复盘。
我还记得在刚开始做时间管理时,我经常超出预设时间。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当中占比最重的原因是个人的状态和能力。
这个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原因,再针对做优化。也就是为什么我要锻炼自己的心流状态。
通过一段迭代时间,就可以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不仅能准确执行,还可以反馈到规划上达到更高效高产。
3.3.2对外
对内是指个人时间管理,基本如上文所述。至于对外,就是合作时间的管理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不浪费他人的时间是一种尊重。
简单地举个例子,在公司内不能避免的就是项目会议,当中涉及的同事都需要就会议来调整个人的时间表了。而针对会议的重要性、影响深度、会议的核心人员等等因素,都是决定着时间的安排。
我非常讨厌被别人打断和临时召开无目的的会议,有时出现这种情况我都会比较生气,有几次在问清楚情况后索性直接中途离场了。也正正是因为己所不欲,所以我组织的会议都会尽可能地提早一天或半天就安排并通知相关人员,小范围沟通也尽可能提早一个小时完成。
3.4资源管理
在我的理解中,可以运用的才叫资源。
很多人的资源相当浮躁,以为自己不断接触新行业,不断参加交流会然后在通讯录中不断扩列,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拥有人脉资源。
但当需要帮忙时,却都是被拒绝。被拒的关键原因是自己并不值得对方出手相助,而不值得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个人价值不高,也有可能是对方并不清楚自身的价值。
我之所以要对资源做管理,是因为这意味着机会,不懂得经营只会白白错过,因此必须要做到沉淀和合理运用。
3.4.1沉淀
一个正常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与人和事有所接触,随着时间推移并会形成了个人理解的行业经验、处事方式和社交关系。但是很少人会注意到将这些信息沉淀为自身资源,而是仅仅存在于脑海当中的意识形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面试的时候,候选人被面试官问到项目具体细节时,明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却因为只记得零星的片段,没有体系的回答造成了自身表现的负面影响,最后与心仪的岗位无缘。
沉淀就是为了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快捷高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重复出现的问题。对于项目经验,必须进行详尽认真的复盘工作,结合当时的理解和大场景的变化将经历凝结成经验和方法论,并迭代到自身的知识网络当中。
而有一类资源的沉淀则非常特别,就是人脉。与知识网络相比,这是独立的社交网络,需要进行独立建设和维护。
这个网络是以本人为中心的星型拓扑结构,第一层拓展就是熟人,并随之开发出去。
对于人脉的沉淀,必须要带有真诚和尊重的心,并且保持touching,毕竟谁都不会主动帮助一个零交流的人。
3.4.2合理运用
其实资源运用,方式因人而异,毕竟大家的目的和困难都不尽相同,但我想强调的点是合理。
我经常和同行分享经验都说,做产品要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并且物尽其用,但要警惕过犹不及,以免不可持续。
我当前的阶段,处于整理自身的产品经验,形成资源,然后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当中,同时,寻找适合的方式和渠道对社会进行输出。
最后
现在终于写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看官!期待明年今日,可以见到一个更加优秀的你和我。
作者:XinG振宇,坐标广州的产品经理一枚。
本文由@XinG振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职场人气王背后隐藏的潜规则
职场人气王背后隐藏的潜规则,职场的生活充满了竞争,在职场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在职场上跟着前辈大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职场上要勇于承认错误,职场人气王背后隐藏的潜规则教你在职场站稳脚跟。
职场人气王背后隐藏的潜规则1
1、职场的首要原则是利益而不是人气
职场是市场经济的具象,所有集合在这里面的人、事、物都围绕一件东西打转转,那就是钱。
对职场人而言,选择一家公司和离开一家公司都是“利”字当先,对一家公司而言,亦是如此。所以那些飞来飞去的气派人生背后,那些灯红酒绿的浪荡浮华背后,那些殷勤小心的笑靥如花背后,都是有利可图的,而不仅仅是朋友情谊。
换算到个人,有的人会通过人脉或接到各种生意,或被推荐跳槽,或在工作中受大家照顾,这背后也是赤裸裸的利益驱使,而不是仅仅因为这人单纯、善良、性格好。
比如蜜姐的一位朋友,作为青岛人的他心中藏着一段好汉情节,凡是待过的公司他都会交上一帮好朋友。但是他自己的职场混得却相当憋屈,毕业快十年了,今年初才得到一个副经理的位置,前几天又莫名其妙被拿掉了。
我问他是不是又打抱不平了,他爽快地回答:“是!”我叹一口气,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这辈子,除非进入体制内还能按部就班升升职,否则只能基层岗位坐到底了。
当个体追求的利益与大家追求的利益相同时,个体才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公司是大家集合在一起弄点钱养家糊口的地方,员工被公司斥责一般都是违背了公司某种获利的目的,员工自己多数情况下心里是清楚的。
你看着同事嘴里说委屈,可能心里正暗自反省呢,这种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拔刀相助,盲目地站弱者,对于这个“被主持公道”的员工来说,可能是在帮他把跟公司的矛盾挑得更大,而对于你自己来说,你已经违背了忠诚原则。
很多职场“交际王”终其职涯也没能弄明白“宁可雪中送炭,决不火上浇油”的真理所在,总是孜孜不倦地为他人做着“锦上添花”(升职加薪请客酒场场不落)和“火上浇油”(比如那位山东朋友)的事。而真到了人家“虎落平阳”的时候(比如真快被公司炒的时候),却一点实际意义的忙都帮不上。
2、职场里只有“有背景”的人才有真人气
“有背景”分两种概念。一种是实体意义的有背景,就是出身非富即贵。这些员工天生自带资源,包括原料、项目、渠道等等,都是老板和这家公司亟需的硬货。
老板缺的,往往围绕在老板周围,和他一起工作、合作的人也缺。所以这类职场人的人气显得极其旺盛,每天跟他们搭伴儿吃午饭的人都多些。兴许小姐、少爷一高兴,撺掇家里给哪位好朋友挪点紧俏资源呢!
另一种是无形的有背景,这些人都是技术或专业上的强人,职场人称大神。他们进入行业早,拥有丰富的经验,技能全面并且成熟。与此同时他们大多还熟识跟他们一样入行早、经验多、技术强的上、下游以及终端各路大神。
这些人对各个公司而言都是高性价比人才,初期投入回报快、收益高,谁用谁知道。跟他们合作的公司和个人也很放心,因为老人有信誉,比那些“嘴上没毛”、“脚上也没鞋”的虽然少了一点惊喜,但是多了多重保障。所以这类职场人人气也很高,BAT楼下咖啡馆里猫着挖人的HR全是等他们的。
小丽和小佳是以前公司来的两个实习生,小丽来自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小佳虽然来自县城,但家中经营当地特色的产业多年,积蓄颇丰。小丽来到公司以后积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也特别注意,今天请奶茶,明天请冒菜,各项活动踊跃参加。我看她刚刚工作收入拮据,劝她要量力而行,她带着懵懂天真的表情回答我说,一定要竭尽所能,争取转正。
实习期结束,公司留下了平时默默无闻的小佳,小丽被淘汰了。临走时,不少同事看在平时的奶茶、冒菜的面子上纷纷去给哭得稀里哗啦的小丽送上安慰和祝福,但其实大家和我一样早就知道,小佳的爸爸是老板MBA的同学,小佳来实习前她爸爸就提出拿一个项目出来跟公司合作,给女儿练练手。
可公道地说,公司对小丽还是有培养的,只不过特别派给她的几个项目不是因为跟公司的团建计划撞期被她推脱了,就是在她“小心”
协调各相关人的情绪间搞砸了,久而久之公司上下对她的能力都产生了怀疑。同事们在她走后,再也没有提起过有人请奶茶、吃冒菜的事,而听说小丽找HR大姐帮忙介绍工作,大姐也没真帮她找,因为对她的实力不放心,怕代她受过。
3、职场上,大部分时候认可必须“由上至下”才有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一声令下,中国经济迈入高速超车道,大量非国有和非集体经济兴起,使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极少体验得到一道吃着大锅饭,全厂人民一家亲的感动瞬间了。这种背景下,好处就是大家一心一意向“钱”看,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大跃进式地提升;而坏处呢,就是80后的职场人再也难以体会什么叫民主决策,什么叫民心所向。
管理者成了一种把老板的合理及不合理总之只要是需求就一定传达给基层员工,传达完之后就找个地方藏起来斗地主,等到要交差的时候就跳出来实施威逼利诱的神奇物种。却再也不是带领工人一起大干、苦干、实干的同时,还负责集合员工给不讲道理、做事违法的老板上党性课、上法律课,甚至罢免老板的神奇物种了。
鉴于这种新型的职场人际结构,搞好群众关系就显然味同嚼蜡,既不增添营养,又不增加风味。说到底,拍板的人不承认你好,谁认为你好你都不是真好。
但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得到认可是安身立命的第一个条件,可是身在基层,天高皇帝远的小文员如何得到老板的垂青呢,这简直堪称世纪难题。
因此大量小蜜蜂退而求其次,先搞定老板“周围的人”,再曲线救国,搞定老板。只是这老板“周围的人”也太偏远了些,差不多都是和小蜜蜂一样身份、一样地位的——其它小蜜蜂。
其实搞定老板并不需要这么复杂,帮老板挣钱就可以了啊!搞定直属上司也不复杂,让上司有业绩就可以了啊!搞定上司的上司同样简单,别让你上司在他们的上司面前难做就可以了啊!
只要上司认可你,跟你一样的小蜜蜂就会自然地来友好你,因为在部门里上司手上的项目就是资源,得到上司认可的人获得更多项目资源,其他人与之交好,也将有更多机会分享这些资源。
只要上司认可你,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同等情况下你将优先于别人受到保护,并且保护效果更为直接、有效。
只要上司认可你,你升迁、加薪、跳槽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除去了,机会的直升机掠过头顶时,你不仅抓得住,还跨得过去。
当然,绝不是说和同事间的关系就不需要搞好了,做一个让别人相处起来觉得温暖和煦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教养啊!只不过私营经济的特点就是一言堂,要使自己站稳脚、扎下根,得不到那个一言九鼎的人信任和认可是绝对办不到的。
4、惹人嫌,别做职场“花蝴蝶”
作为职场上一枚知名的耿直girl,我向来十分反感那些凭借八面玲珑招摇过市的花蝴蝶,“交际花”在我的词典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告诉诸位职场新人,大多数专业过关的HR也和我是一样的想法。
在面试阶段,相近资历背景的两个新人,都不是富贵出身,如果其中一方带有特别明显的花蝴蝶倾向,那么HR宁可冒着招不够人的风险,也会把这个人淘汰掉。这就是人力资源中的隐性成本问题。
花蝴蝶类型的职场新人往往浮于事而重于人,在事务型的工作领域内,人浮于事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再加之新人的技术、流程、经验通通都疏缺,学习速度就决定了人力成本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新人浮于事,在事务学习上花的精力减少,时间增长,同期人力成本上升,这个绩效可是扣在HR头上的。再者,新人的“八面玲珑”根本不够老道纯熟,常常会引发明面上的矛盾,尤其是新人之间的矛盾。人资部招不够人还不是最可怕的,招进来就打架这才会让HR一年都睡不好觉。
员工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你是企业的一颗螺丝钉或机械手,执行好安排给你的任务和工作才是最主要的,其它都是浮云。你跟董事会那些持股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公司全年的红利负责,而你只对你的工资奖金绩效负责,控制好员工让他们好好干活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干了不该你干的事,就会搞出事。
比如我以前的同事Janice,她是心理学系的高材生,自觉对人性了如指掌,也特别不吝于展示她的专业手段。一到公司,她就像寻找统计样本一样,四处摸查各个同事的“心理密码”,不几个月,就号称把每个人的“秘密”摸了个透,并且时不时含沙射影地在谈话间泄露,一时间围绕在她身边的“话友”那叫一个多啊。
可是没出一年,Janice就被劝退了,原来除了会聊天,她手上的项目干一个死一个,投诉率奇高。她的专业本来就不与这个岗位对口,因为有工作经验,当时公司急需补充人手才把她招了进来,但她显然没有好好利用聊天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有意思的是,她自诩平时“非常要好的朋友们”从HR到同部门同事,没有一个人为她不值,大家看她收拾物品离开的背影,脸上全是冷漠。原来平时“积极”跟她聊天,是怕她把自己的隐私抖落出来啊!
职场老人有个当花蝴蝶的爱好都极其容易自我膨胀,更何况社会阅历尚浅的新人?一句话不小心可能得罪的是同事,一句话不小心也可能得罪了客户丢掉了项目。蜜姐刚入职场的时候也由于知道啥就说啥被老板提醒过好几次,幸而只是耿直而非招摇,未曾酿成大祸,现在想来还是后怕。一个职场人的信誉啊,那真是贵如黄金!
5、抛开功利心,精磨才艺才是王道
蜜姐说了那么大一版的“唯利是图”,怎么自打嘴巴又谈起“抛开功利心”来了呢?讲道理,不是我食言而肥,是你们误读了“利”的含义。
职场上的利就叫作资源,资源是一件永远稀缺的物品,一切企图不以正常手段巧取豪夺资源的行为和人,都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对于所有起点相同的职场新人来说,获取资源唯一被认可的方式只有“凭本事”这一种,这个岗位上要求你干什么事,你就把这项本事练好,然后去竞争。只有这样取胜,才能让你的简历令HR两眼放光,让你的水平令上司欣赏,让你的为人被同事称颂。
之前说了,做一个职场当中的“人气王”无非“有背景”而已,但是要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沉淀下来,成为一块浪打不动、水推不走的巨石,还有许多功课需要做,精练技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背景”的人也只是第一步。
许多不善言辞,温和内向的人,也能够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一些雷厉风行,动辄使人侧目的人,也会成为大家拥护的对象。这归根结底,还是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值”、谁“不值”,都有数。
企业会因为一时的利弊选择或抛弃人才,但社会始终为真正的人才保留着适合他们的位置,“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非一句豪言壮语,而是现代职场人力资源结构的真实写照。
“人气”旺不旺,不是衡量一个人才的必要标准,沉得下心来把事情办好这才是第一条。肯花功夫磨炼技艺这是第二条,不损人利己坑坏道德这是第三条。其它恰如全局观等形而上的技能,都会在恰当的时候,让你成为一个永远不会被市场遗忘的“人才”。
6、树立正确价值观,菜鸟顺利出火浴
以《欢乐颂》当中的人物为例,我先举几种反面。
第一,白主管式的损公肥私。职场信誉贵比黄金,人品是个基准线,一个敢于轻视法律的人,是一个在道德上已经丧失底线的人,这样的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谁把他植入自己的企业,谁就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火烤定时炸弹,嗯,想想都觉得好刺激。
第二,邱莹莹式的徇私包庇。如果没有白主管的背叛和抛弃,我相信邱莹莹一定不会揭发他的违法行为。当我们说包庇者与犯者同罪时,指的是包庇者的动机和犯者一样,也是将私利永远放在第一位,随时准备损失重大的公利以维护个人小小私利的情况。
第三,关关同事的撮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你是选择回避争斗,还是选择调和争斗,抑或选择加入争斗以及挑起争斗,都反映出你的智慧发展到什么阶段。初级职场人最容易成为挑起争斗和加入争斗的主体,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单一化,对获得他人的认可又过于执着。有些临退休的老职人也会如此,这都是智慧未完善或退化的表现。
下面我再列举一些自己总结的职场新人应当首先具备的素质。
1.穷尽一切办法做好一件工作的素质
50多岁的王姐电脑操作不熟练,遇到2000字以上的资料输入就有困难,常常请求我们几个人分别帮她各录几段。这还可以理解,但我们也完全可以不帮她。
可20几岁刚大学毕业的小刘,你不明白报告里的术语、看不懂EPR数据、一个会下来攒了一堆类似“KA”和“B2B”的生词来问我,我就根本理都懒得理你了。
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开放的时代,在理论知识层面几乎没有入不了门的科学领域,将你手边所有能用的工具都运用起来,尝试去解决你的疑问后仍然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才值得别人教你。
“我笨你得让着我”和“我弱我有理”一样,都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退行”,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和资源流动性增强的当代社会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流行加重了社会中的某些矛盾,其中就包括职场人际关系。
退行行为不仅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难度,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把职场人面临的困难加重得越发不可收拾,当退行成为职场人固定的心理模式之后,他们将无一例外地被边缘化直至被抛弃。
公司一般不会安排太多、太重的任务给新人,这就是在给新人预留足够的学习时间。这个时候的新职人不应该急着接大项目、做高难度,而是好好地熟悉公司的各项作业流程,充分了解市场、行业以及客户的情况,以便在接到项目后迅速找出突破口,提高项目的解答效率。
职场上基本不存在单打独斗逞英雄的局面,任何工作都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才能良好地完成,学习如何调动各个部门的资源,如何让大家配合你或者你如何配合大家,这才是职场人际关系构建的正确打开方式。
2.要攀比,不做职场上的好好先生的素质
当审美还停留在三年前的CD来指导我设计的时候,我由衷地想拍一本《VISION》进他脑子里去。
是的,我们瞧不起那些原地不动的老混混,他们的唯唯诺诺、柔软好性,全部基于他们专业水平上的不堪一击。因为无法用专业回应他人的质疑,他们只能一味地用“好”或“不好”或“不太好”来回避问题。
我发现一个现象,三四线城市的设计师比一二线城市的设计师,平均每年少读4本书,专业设计和视觉杂志的阅读量,三四线城市的设计师更是少到可怜。尤其是随着职场年龄的增加,三四线城市设计师常常会在职业生涯中后期彻底放弃阅读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机会,转为全凭经验做事。而这种情况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
大城市当中的职场竞争激烈,热气腾腾、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时刻在门口涌动着,让门内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坐立不安,市场快速更迭,只有不断地积累新的经验才能保命。这让大城市的职场人对新知识、新技术自始至终保持着干海绵一样的渴望。
如果客户经理A本月参加了交大商学院的新媒体讲座,客户经理B本月就一定要读完《新媒体运营与营销秘笈》;如果策划经理C又做完了一个新项目,他的在职研究生班同学一定会马上借过去鉴赏。
而这一切在三四线城市则变成了:大家都不要太进步,彼此差不多就可以了,要不然还怎么愉快地玩耍。
攀比,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来自于对资源攫取的渴望;竞争是人类的本能,从不会消失。丧失学习的兴趣实际上是竞争意识转化为嫉妒心的前奏。
一个蓬勃有活力的公司里,同事们之间总是经常谈论起自己某个堪为经典的项目赖以取胜的种种细节;一个恹恹不振的公司里,同事们之间谈论起过去的项目经历时都是一脸生无可恋。
你可能暂时身在一家恹恹不振的公司里,但你要让自己保持昂扬的竞争姿态。与其和弱者称兄道弟,不如与强者比肩斗狠。
找一家与自己价值观相合的公司,在此之前,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的素质
小朋友们总是问,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英雄好汉?我回答说好汉不食嗟来之食。
无论是靠家人、亲友的施舍勉强过活,还是靠透支信用卡艰难为生,都不比你在一家你瞧不上眼的公司里挣一份正经钱更体面。
年轻人自尊心低,总要找那种“别人一听就觉得有面子”的工作,抬头非得“总监”、“经理”,出门一定要带跟班。可在蜜姐眼里,脚蹬8公分,头顶大太阳,一双手拎起20几斤电脑加资料的女娃才是真英雄。
递上去的名片写着“业务员”,收回来的赞誉是“真专业”,这才是一个职场人应该追求的价值。
但话说回来,钱是生活的基本保障面,当生存不成问题的时候,想要立足还是得找一家跟自己“合得来”的企业。
在就业这个市场上,公司更像是强势的婆家,求职者是被挑选后允许进门的媳妇。结婚、离婚是双向自由的,但企业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求职者更大,所以职场人择业、离职应该谨慎。假使这家企业跟自己脾胃相合,即便跟“老公”(工作)吵了架,也能减少“离婚”(辞职)冲动的发生,增加你主动调解的意愿,让这段“婚姻”走得更长。
每一家公司的同事都有可能是你未来职涯上的助推剂,有专业、信誉、人品包装你,让同事、客户的口碑背书,这才能令你在每一段“婚姻”中都增加一点砝码,直到某天能让你跟强势的“婆家”平起平坐。
最后,祝所有职场新人都能早日涅槃,飞上枝头变凤凰!
职场人气王背后隐藏的潜规则2
向职场潜规则宣战
人人都有正事的公司,着眼点都在具体的工作上,正事还忙不过来,哪有心思飞短流长。而且当大家都拿工作实力说话,人际关系就变得次要,于是你就不必在没意义的事情上劳心耗神,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做事上,使工作变得单纯而高效。
小时候看三国,我常常对斩颜良这件事难以释怀。
在一场战役中,他遭遇了同时代的另一个著名武士关羽。按照古代战场上的礼仪,颜良打算询问对方的来历和姓名。但关羽显然并未遵循这一礼节,而是借助优良的战马,发动了颇不绅士的小突击。
明明武艺相当的两个人,因为一场不甚光明正大的战斗,战败者颜良从此沦为陪衬,战胜者关羽却获得巨大的荣耀。
这样一场战役,多么像创业的历程。有些时候,好像我们只能将命运交给一些刹那。其实则不然,输给自己的也许是有人不守规则。
抛开颜良与关羽武力孰高孰低,单从遵守规则来看,颜良可能是属于比较老实木讷型的,而关羽则不讲究条条框框,说白了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如何体面而优雅地活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如何安心地面对那些未知而带来的焦虑,如何通过创业掌控自己的命运,答案因人而异,向职场潜规则宣战或许是途径之一。
我有个好友两年前谋得一份好职,收入不错,人脉熟络,业务开展顺利,生活稳定有趣,可谓120分的满意。
但是上周她辞职了,因为她太专注于工作本身,却忽视了职场潜规则。
她说,自己很想利用时间看看专业书,把以前想考的证都考下来,再学点别的技能,也不算荒废青春时光。但其他同事整天谈论着这个人怎样,那个人怎样,眼睛光盯着人而不是事,喜欢品头论足,习惯勾心斗角,醉心争风吃醋。
你考专业证,他们就去老板那说你心很野,恐怕岗位待不长。
你化个精致装,他们就说你轻浮不自重,推测你是想勾搭谁。
你往领导屋跑,他们都会说你心机婊,妄图背地讨领导欢心。
他们拉帮结伙,形成几个关系复杂的小团体,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就极尽地诋毁排外。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但你跟这边走得近,那边就非议你,你离那边近点,这边又给你捅刀子,你两边都离远点,大家就一起黑你孤立你排挤你。
整个一臭泥塘子,朋友说,这个环境能活活把人逼疯。
确实,当一个公司全员眼睛盯着人,而不是事情的时候,它就一定是个关系复杂、无事生非、环境恶劣的地方。
因为人的精力总要有个去处,如果没事干,就必然要会转到人身上,而人跟人的争斗、算计、攀比是无止境的,一旦开始,就会愈演愈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闲人多的地方,水会格外浑。
想想,身边个个都是事儿妈,都憋着劲挑事儿,你怎么可能活得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最大的可能是,你想做事,一群人讽刺你,你想优秀,一群人挡着你,你想遵守规则、洁身自好,一群人玩命往泥坑里拽你。你只能跟他们同流合污,学到一大把没用的人情世故,最后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碎嘴子、使绊子、没胆子、混日子。
所以,这种从根上就烂掉了的公司,最好不要去,去了也别久留。
倒是一些看起来很辛苦的公司,更值得你为之卖命。
我去过一次某创业公司,晚上十点,灯火通明,人人都忙着自己的事。
吃饭时,大家交流的焦点也全是公司业务、行业形势,会具体到发布会新闻稿的一个措辞、会议现场的矿泉水摆放这种小事,但基本不会聊无关工作的闲话。
他们更关心各自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而不是谁拿了多少钱。更在意谁的想法更高明更有趣,而不是谁穿了露背吊带衫。更热衷讨论的是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变化,而不是谁和老板的微妙关系。
人人都有正事的公司,着眼点都在具体的工作上,正事还忙不过来,哪有心思飞短流长。
而且当大家都拿工作实力说话,人际关系就变得次要,于是你就不必在没意义的事情上劳心耗神,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做事上,使工作变得单纯而高效。
这样的环境不但能促使公司成为一个好公司,更能促使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忙点累点,都是值得的。
方法/步骤
1/8分步阅读
自我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我们如果遇到竞争对手,首先都应该自我分析,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来,并详细的分析与判断,作出战略意义上的应对。其主要目的还是在意发现自身的不足,熟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我们对自己就可以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对于打败竞争对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大家一定要注意。
2/8
分析竞争对手,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我们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找到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并合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配置,将竞争对手打败。我们应该分析竞争对手的每一个细节的不足,熟话说“千里江堤,溃于蚁穴”,我们就是要将这些细节找出来,只要对方犯错,或我们合理的竞争,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对手打败,不一定非得在重要的方面入手,细节也是很重要的。
竞争对手分析,选址规划,路径优化,我们拥有竞争分析
广告
3/8
进行试探性的竞争,找到突破口
我们即使分析的很详尽啦,如果竞争对手没有大的缺陷和失误,也是很难打败将争对手的。我们需要进行试探性的竞争,让对手作出相应的回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竞争对手的现有的状况改变,从中找到可以突破的地方,一举将竞争对手打败。
淘宝淘宝竞争对手分析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
广告
4/8
我们可以制造合理的假情报,扰乱竞争对手的判断
熟话说“无形胜有形”,我们平时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如果总是将自己的真实情况摆在面前,就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将我们打败。我们可以适当合理的制造假情报,并且隐藏自己真实的一面。就如战术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我们需要不断的扰乱竞争对手的判断,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竞争对手分析数据诸葛io提供用户全生命周期监测
广告
5/8
在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可以留一手,在关键时刻取胜
我们在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肯定是手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取胜的。我们可以留一手自己擅长的,不显山不露水,最后让对方觉得这是他的优势,不是自己的优势,将竞争对手引导到自己的优势方面来竞争。这样我们就留下了一手,在关键时刻用出来,让竞争对手大吃一惊,不得不佩服我们,明明是自己的优势,却失败了,可以让对手佩服。所以我们应该留一手,关键时刻取胜。
6/8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实力,用实力打败竞争对手
如果我们比较有实力,有信心自己肯定可以打败竞争对手。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力量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实力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绝对实力打败对方,这就是光明正大的打开对方,真君子。但是这种情况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实力,这样才能保证每次都能在和竞争对手中取胜的关键,成为常胜将军。
7/8
提高自己的情商也是打败竞争对手的关键
很多高手明明自己很有实力,却输的一塌糊涂,这样的情况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情商不足。因为谁都愿意和谦卑、友善、真诚、信赖的人合作,功能创造人生的美好,而远离情商低的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在人心上占据优势,熟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大家谋福利,同样就是帮助了自己取胜的关键一个环节,既可以将强大的竞争对手打败。
8/8
合理的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在战术上打败对手
熟话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我们合理的利用优势资源,将竞争对手打败,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只要找到这个东风,并合理的利用,我们就能在自己环环相扣的战术上击败竞争对手,取得最后的成功。利用资源首先是发现,其次是利用,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和能力,平时多锻炼自己这方面的实力,就可以击败各种竞争对手。
很棒环境和服务音响小吃都很好多有点团购活动就好了非常满意,必须赞,小伙伴都喊好!说到唱K,畅享国度大家应该挺熟悉了,在华强北这个繁华的地方,很多年轻的帅哥美女们周末的时候总喜欢来唱唱歌...
每次去都会点我最喜欢的歌曲高安的,现在流行的歌曲也有,值得去,点赞,一切都满意,还会再团购,今天玩的很开心,音质不错,环境豪,歌曲能找到老阿姨的歌。,超级超级划算便宜的,下次还来~上海...
薄荷环境:很不错呀,一进门就要求行程码,有提供酒精棉片和洗手液,大堂干净明亮,设施:音质很好,有立麦不错服务铃服务:按了服务按钮立刻有人来樱花特色:纯k确实是我吃过最好吃的ktv了,出...
周五晚上临时想去唱歌,在网上搜了一下,只有这家ktv还有房。买了团购券,到现场以后又补了50的差价。去之前已经电话预约过,去到现场前台小妹听到是团购的还是一脸不情愿,写了一张纸叫我们自...
环境装修的还是不错的,里面很香。希望多点优惠的团购。歌曲很多,音响效果也不错,价格实惠#我为vip代言#补写作业的干活全场大v的聚会ktv搞得我这个紧张紧张不是因为身边都是v紧张是因为...
本文目录 工作单位怎么填个体户 个体...